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一个反映季节转换的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的8月7日至9日之间。
“立”是开始的意思。“秋”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不仅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收获的季节到了。
立秋开始,自然界阳气收敛,阴气微生,气温由热转凉,预示着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
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凉风至”,是说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白露降”,是说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于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寒蝉鸣”,是说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一候为5天,立秋15天,天气会逐渐变凉。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逐渐变得凉爽,气温的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秋老虎”指立秋以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会持续7至15天。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射强烈,气温回升。
立秋吃西瓜可免冬春腹泻
西瓜味甘甜,性寒凉,故称“寒瓜”,有清热利尿、解暑生津的功效,堪比主治热证之大热、大汗、大渴的名方“白虎汤”,故又被称为“天生白虎汤”。因其具有清热祛湿的作用,故立秋“啃秋”吃西瓜,清解暑湿季节积留体内的湿热郁结之邪,确有防治冬春湿热泄泻的作用。立秋“啃秋”吃西瓜,既有民俗价值,又有保健意义。不过立秋后人体阳气逐渐收敛,胃肠道对寒凉食物的适应力下降,所以西瓜一次不能吃得太多,也不能吃冷藏时间过长的西瓜,以免损伤脾胃,引起各种疾病。年老体弱者,尤其是脾胃素虚、阳虚体质者要特别注意。
立秋之后宜少辛增酸
立秋有“立秋之日凉风至”的谚语,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纬度、海拔高度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的。许多地区此时仍处于炎热气候之中,所以在立秋饮食养生方面,首先宜少辛而增酸。
辛味发散泻肺,酸味收敛肺气,秋天肺气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辣食物,多吃橘子、柠檬、葡萄等酸味食物。应多食滋阴润肺的食物,立秋后燥气当令,燥邪易伤肺而引起口干口渴、咽干咳嗽、皮肤干燥瘙痒、大便干结不通、小便短少黄赤等不适,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百合、蜂蜜、菠萝、乳制品等以滋阴润肺。
另外,因立秋时气温仍高、暑热还未尽消,故仍需适当食用防暑降温之品。如绿豆汤、莲子粥、百合粥、银耳羹等,此类食疗药膳不仅能消暑敛汗,还能健脾开胃、促进食欲。
立秋养生代表药膳食疗方
1.冰糖莲子羹
原料:莲子300克,冰糖200克,金糕(山楂糕)30克,桂花卤少许。
做法与用法:莲子用水泡发后,用水洗净,倒入碗中,加入开水,漫过莲子,上屉蒸约50分钟取出。锅内加水2000毫升,烧开后,下入冰糖。金糕切成小丁。在蒸好的莲子中倒入冰糖汁,放上金糕丁,撒入桂花卤即成。不拘于时,直接食用。
点评:莲子味甘微涩,性平,归心、脾、肾经,除养心、益肾、补脾之外,还具有较好的收涩之性,可涩精、止泻、止带。冰糖味甘、性平,入肺、胃二经,其不同于性凉、清热利尿的白砂糖,以及性温、温中止痛的红糖,是养阴滋润、润肺止咳、益胃止渴的一种糖,最宜秋季养生之用。
本方为民间验方,以莲子、冰糖为主,合入酸甜消食的金糕与甜香开胃的桂花卤组成,口感滑柔、清甜、黏稠。全方合用,具有补脾润肺、收敛固精的作用,是秋季养生润肺止咳、益胃止渴的必备良品。另外,对妇女体虚白带,男子肾虚遗精,以及脾虚久泻、食欲不振等病亦有较好的调治作用。
2.荷叶蒸乳鸽
原料:乳鸽1只,鲜荷叶1张,酱油、醋、料酒各适量。
适用人群:本方具有滋肾生津、清热润燥、涤秽治烦的功效。适用于立秋前后,暑热未消、热盛伤阴所致头晕乏力、心烦失眠、口鼻干燥等不适症状的调补。也适用于体虚消瘦、神疲乏力等病症的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