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上火是因为体内病邪盘踞,於堵了阳气通行的经络,而阳气得不到疏导和传输,就会出现类似上火的现象,我们要做的是——祛除病邪,疏导阳气。
灸后“上火”症状大盘点
1、心火
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2、肺火
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3、胃火
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公众号:思考部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舌苔黄腻。
4、肝火
我们常称一些情绪容易激动的人为“肝火大”。其实,一般俗称为“肝火大”的体质还有下列症状: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
5、肾火
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艾灸后上火的应对措施
一、最简单的去火方法→大椎处刮痧
如果你艾灸上火了,不妨在大椎处刮痧,可以起到去火的作用。
大椎穴
二、施灸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事项
1、控制灸量
降低艾灸的温度;减少艾灸的时间,比如原来每穴是灸20分钟,那么现在就灸15分钟。
2、补中益气,引火下行
艾灸上火后,上身部位的穴位少灸。然后灸足三里或涌泉引火下行。
3、灸前多喝温水
最好是取麦冬、熟地各约15g煮水,灸之前喝100毫升。
4、注意饮食
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品。
三、艾灸“降火穴”
所谓的“降火穴”,其实就是指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的穴位,一般用于治疗热病高热、脏腑郁热、痛肿疮毒等各种里热证。
01、清心热穴
小海:屈肘,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曲泽:位于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02、清肺热穴
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微屈肘取穴。
鱼际: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03、清肠胃热穴
曲池:人体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合谷:即“虎口”,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内庭:足背第2、第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04、清肝胆热穴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太冲穴:在行间上二寸的凹陷中。(它能在怒发冲冠时泻火入眠;在头晕脑胀时降压气爽;在有气无力时补足血气。在月经不调时调理周到。)
05、清三焦热穴
外关: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支沟:位于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06、清热解毒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涌泉穴
为什么艾灸也能去火气?
上火其实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候,具体症状如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等。在夏季炎热时节及连绵湿热天气时更易发生。
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规律的,元气逐渐充足了,“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就自然会升,该降的就自然会降,也就是说,等寒邪被驱除以后,“上火”的症状就自然会消失。
艾火通过穴位的作用,激发了真元的功能,真元又借助艾火的力量去除寒邪,一旦寒邪被驱净,真元就会恢复“藏而不泄”的功能,将散在外面的热量收回来,根本就不会出现继续上火或或发烧的情况,而人体则不然,如果寒邪已去,发热的状况就会自动消除。
掌握最佳灸量
有助于提高疗效
防止不良反应
1、由年龄、体质、性别决定
对于不同的年龄、体质、性别,其阴阳气血的盛衰及对艾灸的耐受性不同。
古有以年龄定灸量,称随年壮,即随年龄由小至大而递增壮数,以壮年为限度。尚应考虑体质情况,并据男女生理、病理之差异而决定艾灸的量的多少。
对于用灸大夫艾灸仪灸疗的人来说,温度和灸疗的时间也会因人而异。另外,由于种族差异,艾灸对机体的影响亦不一。
2、由病情、病性决定
病身痼疾,一般宜多艾灸。另如灸治急症、多数医家主张壮数宜多,如在众多著述中,灸“五十壮”、“百壮”等描述随处可见。而老年或体弱者保健灸,每次宜小灸,但须坚持日久。
病在浅表、灸量可小;在内则宜多。痈疽阴疮虽发于体表,但病根在内,故灸量亦须大。如果是用艾灸仪灸疗,施灸时调节的温度就有区别了。
3、由所取部位决定
所取穴位皮肉浅薄者宜少灸,皮肉厚实者宜以大灸。如《备急千金要方》云:“头面目咽,灸之最欲生少;手臂四肢,灸之则须小熟,亦不宜多;胸背腹灸之尤宜大熟,其腰脊欲须生少”。
实验也发现,肌肉浅薄之处的大椎、至阴穴,少灸则效果佳,多灸之后效果反差。
4、由艾条大小决定
艾条的大小,古籍述之颇详。《备急千金要方》云:“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
要求艾条底部范围不小于3分。此间接灸而言,若直接灸则不然,艾柱可小至粟粒大。在施灸时,通过选择适当大小之艾条以控制灸量。
5、由患者感觉决定
患者感觉分二类,一为施灸后的灼热感。根据不同病情,有的仅要求局部温热感,有的则要求有烫灼感,可按患者口述而加控制。
另一类为灸的传导感觉,如隔蒜灸中的铺灸治疗虚劳顽痹,须灸至患者自觉口鼻中有蒜味时停灸。这也是一种控制灸量的依据。
6、由施灸次数决定
施灸所用的艾条,一次灸完为顿灸,分次灸完称报灸。对体弱者及头四肢等肌肉浅薄处,可以通过报灸的方式控制灸量,以防止不良反应,取得预期效果。
恰如《神灸经纶》所云:“若并灸之,恐骨气血难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影响因素为灸疗时间的长短,体弱者刚开始可以调节时间30分钟,适应之后再慢慢增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