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保健网

血液净化技术有保健作用吗?

   2024-04-15 网易2750
导读

血液净化技术有保健作用吗?

近几年在网上看到一些冠以科普名义的帖子,号称血液净化治疗能够延年益寿,保持身体健康,把它作为一种保健措施向健康人推广。作为一种较新的医疗技术,双重血浆置换(DFPP)常常被不法商人宣称是日本高端人群享受的保健技术。事实上,DFPP没有任何保健方面的适应症,甚至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床旁血液净化,是危重患者经常用到的治疗技术,可以部分替代肾脏的功能,排除患者体内多余的水分、代谢废物、毒素、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等物质。它主要用于伴有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其它如中毒、肝功能衰竭、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经常用到床旁血液净化技术。

1854年,苏格兰化学家Thomas Graham首先提出“透析”的概念。1913年,John Abel和他的同事首次在活体动物上进行了实验,并制造了管状透析器。1924年,德国的Georg Haas首先将透析技术用于人类。1943年,荷兰的Willem Johan Kolff设计出转鼓式人工肾,成功救治急性肾衰竭患者。随着技术的进步,1960年代出现了首个中空纤维透析器,大大提高透析效率。在血液净化方法方面,除了传统的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等方法也相继出现。进入21世纪,血液净化装置更加趋于小型化、智能化,使得治疗更加简便、精准。

血浆置换是一种特殊的血液净化技术,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是作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早期,血浆置换主要用于治疗一些免疫性疾病,它可以迅速清除体内的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从而减轻病理损害。随着技术的发展,血浆置换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到治疗脂质代谢紊乱、肝衰竭等多种疾病。传统的血浆置换技术是将血浆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并全部弃去,同时补充等量的新鲜冰冻血浆和白蛋白溶液。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费用较高,丢弃的血浆中不但有致病物质,也含有很多有益成分如凝血因子,需要补充大量外源性血浆,而目前血源又非常紧张。


在此基础上,人们又发明了双重血浆置换技术。从血液中分离的血浆不再是直接弃去,而是进一步分离,将血浆中致病大分子蛋白弃去,留下有益成分再回输体内。这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减少了血浆丢失,从而减少甚至无需输入外源性血浆,更加安全。缺点是治疗费用比单重的血浆置换要高。最初,这种技术主要用于治疗肾移植后的超急性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双重血浆置换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还用于治疗血液疾病、肝脏疾病、神经疾病等,但是其临床效果仍有待证实。


但是包括血浆置换在内的各种床旁血液净化技术,它们往往是用在发生了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身上,起到辅助性的作用。目前再好的医疗替代技术,都远没有人体自身的器官功能强大。而且这些技术即便是用于临床患者,其效果在医学界也是有争议的,例如脓毒血症患者使用血液净化技术,循证医学证据一直无法证实其能够改善患者预后。而将这些技术用于健康人,声称具有保健作用,能够延年益寿,则是彻头彻尾的骗局。没有任何严谨的医疗文献证实,甚至提到过DFPP等临床技术具有保健作用,哄骗健康人使用DFPP等临床技术“保健”,不仅仅是欺骗和误导,而且是违法行为。

之所以骗子爱使用DFPP来误导民众,一来可能是因为该技术相对较新,普通民众甚至一些医务人员也对其不了解;二是该技术使用过程中,无需大量补液输血,相对来说安全性较高。这种所谓的“保健”机构医疗技术水平低,医疗保障能力弱,使用复杂危险的技术来行骗风险太大。


网上目前仍有不少这类伪科普帖子,它们往往先大谈一通医学知识,给读者造成很专业的印象,然后悄悄把要贩卖的私货包装在医学术语中推送给读者。如号称DFPP是日本高端人士采用的保健技术,应该每半年进行一次,可以治疗多种普通人看不懂且不明就里的疾病,一次治疗的价格是7万元人民币。事实上在国内正规医院,进行一次DFPP的费用仅数千元。

骗子利用民众关心健康的心理,罩着伪科普的外衣,大肆在健康领域进行诈骗、误导行为,推销各种无效甚至有害的“保健产品”和“保健技术”。面对网上大量伪医学信息,普通民众如何鉴别呢?最有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咨询正规医院的医生。即便不去医院,要在周围的亲戚朋友中找到医生也非难事。但是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宁愿相信各种伪装成科普的广告,也不愿意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科普宣传任重道远。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gmbj.com/news/show.php?itemid=384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1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