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保健网

【扬网健康】大暑酷热难耐 名中医教您健康养生

   2023-07-26 3390
导读

大暑节气,也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段。俗话说:“大暑小暑,上蒸下煮。”人如在蒸笼之中,如何安然度过这段时期?昨天,扬州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王道成表示,在酷热难耐的大暑天,市民要掌握正确养生的方法,趁机给

大暑节气,也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段。俗话说:“大暑小暑,上蒸下煮。”人如在蒸笼之中,如何安然度过这段时期?昨天,扬州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王道成表示,在酷热难耐的大暑天,市民要掌握正确养生的方法,趁机给身体的阳气蓄值,到秋冬时有一个扎实的健康基础。

连连高温,要注意防病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中伏”前后,该时段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有湿热难熬之苦。王道成提醒,市民要注意预防此时高发的各种疾病。

一是心血管疾病。每年夏天从6月开始,心脑血管疾病就进入了高发期,并且会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既往的统计数据显示,气温每升高1℃,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17.3%。

二是中暑。夏季高温,稍不注意会出现中暑的情况,最严重的中暑叫做“热射病”,死亡率高达60%,是临床表现最严重、死亡率最高的中暑。

三是面瘫。夏季呆在空调房里,很容易导致一种夏季高发疾病——面瘫。天气炎热,不少人选择空调或者风扇直吹,风寒之邪侵犯面部,出现面部神经炎,即面瘫病症,严重时嘴歪眼斜。

四是肠炎。这段时间人体消化功能变弱,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下降。同时,闷热的天气适宜细菌的繁殖,因而腹泻、肠炎成为夏季最常见的消化道系统疾病。

五是日光性皮炎。大暑之后光照变强,患有日光性皮炎的人需要注意,要少吃光敏性食物,如芹菜、菠菜等。这些食物会加速皮肤对于光的敏感性,加重对紫外线的过敏。

暑热来袭,要健脾防暑

“大暑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比起小暑的热,还要更上一个层次。”王道成说,大暑时节,暑是煮,火气在下,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

“这时候要健脾防暑。”王道成说,伏天湿热较重,容易导致脾虚,要注意健脾护脾。饮食应以清淡为主,绿豆有健脾的功效,可以适当喝些绿豆粥祛湿健脾。“绿豆煮汤能够消暑益气、清热解毒,对于轻度中暑,头昏头痛、胸闷气短、无汗烦热症状能够起到治疗效果。”还要适当多吃蔬果,特别是维生素含量高的蔬果,如西红柿、西瓜、黄瓜等。

随着气温节节攀升,暑热让人们食欲不振。王道成表示,这时人体新陈代谢会加快,身体大量出汗,对能量的需求增多。饺子等面食含糖类、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可为人体提供充足的热量,吃点面食相对好消化吸收。“吃碗热汤面,身上发汗,可以去除体内的潮气和暑气。”

【中医推荐食疗方】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到了暑天,燠热、湿蒸迫使人体大量出汗,体内的正气和津液都随汗水往外流走了。王道成主任推荐一则传统的食方来化气生津,补充身体气津的亏耗。

黄芪竹笙炖鸡

材料:黄芪30克,干竹笙50g,腐皮50g,鸡半只(500g),生姜3片,调料适量。

做法:1.干竹笙开水泡发10分钟,洗净,鸡斩块备用;2.将鸡、黄芪、生姜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沸,转小火炖1小时;3.再放入竹笙、腐皮煮10分钟左右,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黄芪是补气良药,所谓阳化气,给身体补气,也是补阳的一种方式。其阳气正,适合动不动就爱出汗、吃饭没胃口、容易感冒的人。黄芪入脾经,能够提升脾气,加强脾胃的运化能力,可以把我们吃进去的水谷精微更好地转化为身体所需的气血。竹笙可益气健脾、养阴润肺;腐皮是由黄豆制成的,可补虚润燥,宽中健脾,益气养血。腐皮和黄芪配合,可以同时满足我们夏日气津两虚的补给。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gmbj.com/news/show.php?itemid=8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111@qq.com。